起嬉闹之色,毕恭毕敬行礼。
我轻轻抬眼,看着他不似胁迫之像。
夫子捋着胡须,神色松弛。
他说明了自己来此意愿。
只因姑娘是襄王之女,他才愿意出山做姑娘的老师。
直到后来,我和姑娘才知道,夫子退隐,不再教授太子课业,只是因为太子此人心性自私。
而且我朝对匈奴战乱之事,太子并无感受。
夫子便辞隐归山。
他敬佩襄王,更对南蜀的小平南王欣赏至极。
只因这些人,为家国,舍小家,实乃英雄。
他如青松,正色问道,你可知南蜀是何模样?
姑娘一愣,她微微摇头,又点头。
只知一些,那是国都边境,与匈奴相隔。
夫子转头看着姑娘,又问,想知道吗?
姑娘点头,期许地看着夫子。
我也来了兴趣。
毕竟除了这京都,我也不曾去过别处,南蜀离着数百里,却有新奇。
夫子开口,嗓音徐徐而来。
南蜀冬日极冷。
风刮在脸上,像是刀割一般。
他们的衣服都是三层加绵,甚至靴子里都铺着羊毛制成的垫子。
而夏日,更是热的如碳烤。
民风开放,只是因为夏日里,他们穿着较少,偶尔会裸露大片肌肤。
那的环境恶劣。
又时常会收到匈奴的侵略。
像我们这般大的孩子,最先学会的,就是跑。
跑的越快,命才够活。
否则一旦被匈奴抓到,后果不堪设想。
姑娘歪着头,听得入迷,突然问道,夫子,我阿父远征南蜀已然多年,听闻匈奴不过是几个小小部落凝结而成,我们为什么多年打不过?
夫子解释道。
匈奴各个身高八尺,虎背熊腰,又善骑射,极其凶残。